蘋果今早公布本季營收財測落在370-400億美元之間,略低於市場預期;不過,因新機在9月發表,在新機發表之前,原本即為舊機種的冷淡期,蘋果將自8月開始拉貨iPhone 6零組件,法人預期,台股供應鏈可望比蘋果更早一步進入旺季甜蜜期。

 

 

根據蘋果4-6月財報顯示,蘋果單季營收374億美元、年增6%,獲利上升到77.5億美元、年增12.31%,每股獲利1.28 元,超越市場原先預期的單季每股獲利1.23元,表現更甚競爭對手三星;但蘋果給的本季財測數字為370-400億美元,季增率僅7%。

法人表示,季增率僅不到10%,低於法人預期;蘋果今早美股收盤,以小漲0.83%作收,收在94.72美元。

隨著iPhone 6上市進入倒數,再加上市場多以利多解讀蘋果財報,近日不少蘋概股股價先行反應,三大法人輪動布局;近一周以來,漲幅較大的鴻海(2317)股價回檔休息,可成(2474)、F-臻鼎(4958)、和碩(4938)、鴻準(2354)、嘉聯益(6153)亦稍事歇息。

法人指出,蘋果今年9至10月推出的大尺寸iPhone,預期將補足蘋果產品線的最後一哩,多機種效益將於第四季發酵,並為台灣蘋果概念股自7月中下旬即帶來拉貨利多;宏利台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陳伯禎說,9月iPhone 6推出後,若獲得市場消費者不錯反應,蘋概股仍是資金持續追逐標的之一。

法人表示,iPhone 5S、5C從去年9月下旬開賣到今年6月底止,整體銷售數量約在1.3億支附近,然蘋果卻下令供應商今年年底前必須備貨1.2億支;市場預測,之所以大量備貨,除了iPhone 6換機潮可望浮現,也擔心iPhone 6螢幕加大後、良率不佳恐影響供貨。

不過,法人認為,台灣供應鏈有望自7、8月開始嘗到甜頭,鏡頭模組、金屬機殼、軟板等零組件業者預計自8月開始出貨,組裝廠也將於9月開始出貨。

法人表示,今年iPhone 6有不少零組件規格升級,新品出貨也代表零組件廠平均單價 ( ASP)、毛利都能維持高檔表現,供應鏈本季即可看到獲利走升,第四季營運可望再優於第三季。

法人說,雖然蘋果本季度財報保守,但主要是因為本季進入新舊產品交替期,iPhone 6預計9月19日開賣,對於本季財報挹注不大,但市場上已有許多消費者在等待大尺寸iPhone,需求還是有機會在10-12月正式浮現,預料第四季不管是蘋果還是蘋果概念股營運,都會大幅走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432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