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在美國推出行動付費服務Apple Pay,再度炒熱行動支付市場。台灣銀行業年底上演行動支付大秀,27家銀行將一起上線。多家銀行考慮採取「外掛裝置」打開市場,即將信用卡或金融卡安全元件資訊建置成小型裝置插在手機音源孔上,讓民眾透過感應方式消費,且安卓款及iPhone手機一體適用。

 

圖/聯合報提供 

由國內3大結算機構─財金公司、聯合信用卡中心及台灣票交所籌設的台灣行動支付公司,12月30日將與27家銀行共同發表行動支付業務,並在明年第1季全面上線;屆時不止是大家想像中的「手機信用卡」,銀行也會同步推出「手機金融卡」,即手機不僅能刷卡,還可轉帳繳費、繳稅,民眾可視需求向銀行申辦。

台灣行動支付公司將與5大電信業者合組的群信公司合作,持卡人的手機,不管是哪家門號,只要手機合乎規格,就可向銀行申請。

目前各銀行已推出的手機信用卡,多數都採OTA(空中傳輸)模式,即透過空中傳輸將持卡人資料直接下載到SIM卡中,再透過具NFC(近距離無線通訊)的手機刷卡購物;但具NFC的手機,幾乎都是安卓款手機。

由於蘋果為發展自己的Apple Pay,不開放iPhone手機參與這種機制,導致台灣的蘋果粉絲,常被排除在本地的行動支付業務之外。

但香港市場採「外掛裝置」方式,推動行動支付業務,即持卡人的信用卡或金融卡安全元件資訊,也是透過空中傳輸方式建置在一個小型裝置中,再將此外掛裝置插入手機音源孔後,即可以感應方式消費,且不僅安卓款手機可用,iPhone手機也能用。

為加速拓展本地市場,讓持蘋果手機者也能進入行動支付市場,銀行業近期前往香港採購上千個外掛裝置。由於台灣人特愛「造型」,銀行會幫這些外掛裝置穿上衣服,讓民眾插在手機上時更有型。但一個外掛裝置要價上千元,屆時銀行可能也會跟持卡人收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432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